回歸關懷的共享空間
回歸關懷的共享空間
文/佚名
airbnb讓我們看到共享住宅的前景,Uber提供了出行的另一種可能,摩拜單車則讓這種可能更具有環保意味……其實在辦公領域,共享也是一種趨勢,聯合辦公空間(Coworking Space)正在中國受到歡迎,創業及小型商務的崛起,使人們思量:如何在有限的資源下開創自己的事業。來看看這些典型的聯合辦公空間吧,工作的效率和熱情與所處的環境本就息息相關。
辦公室里的共享經濟
工作空間,是否激發了你的內在活力。
空間并非陳設的集群,通過材質、物件、光線、人及運作方式,空間自有言說。如同人們對家居空間賦予了功能和情感的投射,辦公室陪伴多數人度過大把時光,充當工作背景的同時,也提示著工作者詰問自身潛藏的需求:是否找到了定位?是否有理想的共事人?是否激發了內在的活力?
我們領略過不少優質的辦公室,而當越來越多的人成為自由職業者或自主創業者,聯合辦公空間出現了,個人或群體共享辦公環境,追求各自的目標,與airbnb和Uber一樣,成為共享經濟的代表之一。
聯合辦公已經不算新概念,可追溯至上世紀90年代,然而真正開始對工作空間及形式產生質的影響,還是在本世紀的頭幾年。對于處于初創期的小微企業,聯合辦公空間是成本低而靈活度高的辦公場所。它的長處不僅在于實惠,除了提供品質內裝、辦公用品和其他附加服務,它能逐漸形成集群式的社區,人們相互分享信息,交流想法,拓寬社交圈層,激發靈感和創意,甚至與未來的合作伙伴不期而遇。
『 上海 方糖小鎮 』自然派創業農場
位于上海文定路的“方糖小鎮”,是朱周空間打造的自然派聯合辦公空間,可交流可隱匿,亦開放亦獨立,是一片開合自如的天地。建筑本身的走向沿一個大天井鋪陳開來,設計師以玻璃幕墻擴大了采光條件,將天光盡情引入,同時以活動簾幔自由聯通或隔絕室內室外。
方糖小鎮為兩人以上的團隊設置隔間,出于隱私的考量,以刷卡進出保障安全,隔間外設有可隨時替換的招牌區塊。在公共空間范疇內,距離辦公室入口不遠的聯排沙發區域構成了公私地帶的過渡,茶水間、衛生間、打印間、通訊間如同一個個“氧氣胞”,分散在各區塊,人們可休憩、用餐、電話溝通,而無打擾清凈之虞。
自在,是方糖小鎮的特色。不少墻壁上掛了畫作,整個辦公空間也是一個畫廊。此外,還規劃模擬出一條用鵝卵石打造的竹林步道,步道兩壁每間隔一段距離作挖空處理,形成了“繭形休憩區域”,人們可以在光線相對較暗的蝸居內伴著竹林冥想歇息,抑或是在步道間的瑜伽室內伸展肢體。
朱周空間創始人周光明先生說:“聯合辦公空間解構傳統辦公空間,它成為了一個社群。從經營的角度看,當然是容納更多的人為好,但從設計的角度說,越密集的空間越需要紓解,因此我們將走道、暗間角落等容易被忽略的公共區域利用起來,將它們變成逃離、靜思的去處。人是群體的,人也需要孤獨,我們不想突出健身房或咖啡廳來強迫人們社交,而是提供聚集之外可以躲起來的場所,空間設計最重要的,是回歸到對人的關懷。”
『 北京 WE+ 』社區型辦公空間
黃藍色塊,水泥暗調,WE+的空間設計注重人文、創新和活力的凸顯,讓在這里辦公的團隊能保持輕松的心情,為工作和生活營造和諧的氛圍。WE+在北京、上海、杭州均設有聯合辦公空間,位于上海金鐘廣場的空間由著名建筑設計師程紹正韜操刀;北京三元橋空間的設計者則是來自荷蘭的MAT團隊。
走進北京三元橋的空間,可以充分領略到“我們是一家,我們在一起”的社區概念。WE+把工作空間打造成一個迷你城市:累了可以喝杯酒,也可以聊聊天。工作時,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空間,公共區域又可以隨心互動——咖啡廳、露臺、休息室……
對于聯合辦公空間作為創意社區的定位,WE+有自身的理解:“創業團隊更喜歡開放自由的工作氛圍。聯合辦公更順應目前80、90后對于工作環境的認識:共享和移動。聯合辦公不只共享辦公場所,還提供交流的平臺和空間。傳統辦公是一個單項溝通,業主和租客只需要簽個合約,兩三年后再來談續約的問題,剩下的裝修和業主沒有任何關系。在這種氛圍下,人與人之間是封閉的,沒有任何溝通。而聯合辦公,是力圖通過空間服務去吸引人,有了人之后才有社區,社區大了最終就能成為一個閉環的生態鏈。”
『 紐約 WEWORK 』串聯合作的橋梁
創立于2010年的WeWork,在包括上海在內的世界上許多重要城市皆設有分支。在紐約Soho、唐人街等街區的十字路口,有座建于1910年的大樓,磚墻裸露,圓柱高聳,巨大的窗戶邀來天光。這座頗有氣勢的建筑是WeWork開設的第一個聯合辦公空間,在此駐扎的多為創意機構,當然,來自其他行業的從業者也大大豐富了聯合辦公的領域跨度。
無論是室內設計或氛圍,第一幢辦公樓都為其后的空間定下了基調。位于紐約Soho West的辦公樓處于媒體、廣告公司、科技創新企業的集群之中,大樓入口處曾是個舊碼頭,如今被改造成敞亮的露臺狀區域,迎送往來的微風;而紐約NoMad辦公樓本是雜亂無章的上世紀建筑,得益于細致的室內改造,工作者總是能在角落里找到舒適的靜思區域,也能為大規模的企業活動尋找到舒適理想的場地。
如今,WeWork不僅是提供不同規格私人辦公室的工作空間,線上平臺資源亦是重要的一環。當成為WeWork會員,就有了相應的平臺賬號,可以進入創業者社區,享受各種各樣的商業服務與商家福利。
擴展閱讀
PAPER
PAPER坐落于淮海中路,由納索建筑設計事務所對原先的五層樓建筑進行改造,將整個空間劃分為三大部分,一樓是開放式的公共空間、二樓到四樓是聯合辦公區域、五樓是一個小型的精品民宿collection。在PAPER項目的設計上,不同于其他聯合辦公空間,更注重將藝術與生活連接在一起,提供安全舒適的辦公環境,隨處可以發現意大利頂級家居設計品牌的身影,如MAGIS、Flos等。整幢樓提供全屋水暖系統、配有Blueair空氣凈化器及水處理系統Bluewater純水機;配備了從一張桌子到12人間規模齊全的辦公室,能滿足各種會議需求,全自動化的會議系統能大大提高會議效率。
SOHO 3Q
SOHO 3Q是共享經濟時代的全新辦公方式,為用戶提供時尚、靈活、便捷的服務。在線上,用戶可以通過官網或APP在線預訂并付款;在線下,用戶可以只租一個星期,可以只租一張辦公桌或一間辦公室。自2015年初面世以來,SOHO 3Q已成為中國最大的共享辦公空間,投入使用了16個3Q中心,一萬多個座位分布在北京、上海的核心地段。目前,SOHO 3Q正在拓展、完善其會員體系,讓用戶可以享受到更為靈活、豐富的會員服務。
地址:北京、上海皆設有辦公地點
宋園路BaseCO
坐落于宋園路、黃金城道上,全新的baseCO是分為上下兩層的獨立小棟空間,與base LIVING、base OFFICE連成一片,構成了完整的base大社區。在規劃之初,設計師便將靈活多變的空間功能性奉為主旨。因而,嶄新的baseCO除了靈活辦公工位和會議室,還添入了開放的咖啡館區域與活動攝影棚,其沿街的地理位置優勢,讓人們可以循著咖啡香而至。baseCO宋園路的靈活辦公工位,為移動辦公人群配備了工作所需的一切,而直面中庭廣場的透明玻璃移門,不僅納入了充沛光線,亦能讓人隨時移步室外,從容休憩。循梯而上是baseCO兩個可獨立租用的會議室,設計師特意開出一方天井,令光線靈動流轉于每一角落。簡約清透是baseCO所秉持的設計風格,對自然光線的合理運用,令整間baseCO猶如一個發光的盒子,飽含生命力,在這里集思妙想,抑或只是悠享一杯咖啡的好時光,心境都會隨之舒展,找到張弛有度的工作律調。目前base在上海共用三個baseCO空間,分別為安福路baseCO(安福路322號)、徐家匯baseCO (漕溪北路45號21樓)和宋園路baseCO(宋園路65號)。
雷格斯Regus
雷格斯是頗有規模的辦公室解決方案供應商,它的服務式辦公室租約靈活,無起租面積要求,1—200人皆可入駐,精裝辦公空間,辦公設備齊全。在全球120個國家的900座城市均設有辦公點。入駐后即為雷格斯成熟商業社區一員,與全球210萬客戶做鄰居。雷格斯還支持日益風靡的移動和家庭辦公潮流,無論是在家里還是在旅途中,隨時可以享受雷格斯的服務。除了郵件和電話處理服務外,還有虛擬辦公室和虛擬私人助理等服務為客戶提供專業的商務地址,助他們樹立一流的商務形象。
裸心社
通過提供工作場所并用科技創建一個緊密聯系的社區,裸心社希望服務、支持和激勵創業者、流動工作者和自由職業者等這一群新興階層。這里,可以聆聽自己內心的聲音,而非一味遵從領導的安排;重視自身所愛,而非僅僅完成必要的工作,讓工作成為你有趣、健康、可持續生活方式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