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敖:在孤獨中演繹成長的故事
文/李 濤
由暢銷書作家郭敖小說《公車大劫案》改編的同名電影,近期出現在富春通信收購春秋時代影業的《獨立財務顧問報告》計劃中,以擅長黑色喜劇的鬼才作家郭敖加入小說改編影視的行列,以首席編劇出現。他的黑色幽默系列三部曲《公車大劫案》、《魯Sir,先生》、《極致瘋狂》等將改編成影視。其中《公車大劫案》首次公布籌拍計劃,明星加盟,預計在2017年公映。
在京城乃至八零后新銳作家中鼎鼎有名的郭敖其實就是淮陽朱集人,是淮陽土生土長起來的“文人”。
多產多藝而又多重角色于一身
2015年8月8日,鬼才小說家,編劇郭敖一身白色的T恤,穿著短褲做客《魯豫有約》,講述了成長中那些孤獨的往事。
生活中的郭敖集作家、編劇、導演、主編于一身。生活中放蕩不羈,執著而固執,一份孤獨始終伴隨著他成長。他主編的文學書《千城•孤獨癥候群》,以“孤獨癥候群”為主題,齊聚黃渤、蔡康永、溫碧霞、麥家、慕容雪村、小鵬等各領域名家,通過文字、攝影、對話等方式,與自己與讀者,分享都市生活的點滴,講述時代的孤獨。走進《魯豫有約》的錄影棚,節目組做了一份孤獨感的問卷調查,魯豫說:“我告訴大家秘密,在節目現場的孤獨感測試中,郭敖是孤獨感最高的一個。”郭敖的成長伴隨著撕裂的疼痛,以絕對的優勢獲得了全場的“孤獨之王”。
郭敖畢業于中國傳媒大學南廣學院,目前擔任上市集團公司春秋時代影業首席編劇,千城影業CEO,《千城》雜志主編。他文筆睿智、風趣,話語間充滿調侃,黑色幽默,以獨特的敘事風格著稱,被法國國家電視臺評為中國鬼才小說家,代表作品:《混世》、《西毒歐陽鋒》、《北緯已北》、《暮雪光年》、《那一年、我們18歲》、《給未來戀人的情書》、《魯 Sir,先生》、《公車大劫案》等。作品被翻譯成英文、法文、日文等版本出版。主編《榮光》書系30余套,累計發行百萬冊。
其實郭敖初中就開始文學創作,長篇小說《下一個遠方》被寫入《中國作家年鑒》, 音樂小說《絕望之城》在中央人民廣播電臺中國之聲專訪播出,小說《北緯已北》獲得年度文學情感類暢銷圖書第三名,被媒體及《新周刊》等引用過萬次,閱讀人次過10 億人次;《給未知戀人的情書》獲得年度最值得期待的十大情感類圖書等獎項;2015年在微博連載黑色幽默三部曲第二部《魯Sir, 先生》,單日點擊過千萬,32天點擊量破億,爆紅網絡成為話題小說。作品《公車大劫案》、《魯Sir,先生》被改編成電影作品,《魔術尸》被改編成45集電視連續劇,擔任原著,獨立編劇。這就是多產多藝而又集多重角色于一身的郭敖。
孤獨如影隨形
孤獨也許是寂寞的代名詞,但郭敖坦言,孤獨是面對生活的一種姿態,一種態度,一種境界。學習享受孤獨,才能懂得珍惜生活,有些時候被理解或者誤解是很可怕的,還不如孤獨。孤獨跟婚姻或者伴侶乃至工作都沒有關系,成長的過程中孤獨注定如影隨形。在郭敖的筆下,主題是從《混世》、《北緯已北》、《給未知戀人的情書》等到現在的《公車大劫案》、《魯Sir,先生》等,他以市井小人描寫無見長,關注現實,黑色喜劇幽默氣息濃郁其中,他關注的小人物的悲歡離合故事,這跟他的成長有著不可分割的關系。
出生在豫東平原——淮陽縣朱集農村的郭敖,和其他孩子并無兩樣。他在16歲那年開始迷上了寫作,但是因為成績差,他卻放言要勵志成為一名作家。當他把這個意愿告訴父親的時候,父親感覺很滑稽,周邊的所有人都當成了天大的笑話。在親朋好友的眼中,郭敖家里往上數三代,差不多就沒有認字的了。“作家”在郭敖所在的那個偏僻村子里,從來沒有人見過一個活著的作家。所有人都把這件事當成了是一個不小的笑話。笑話終歸是笑話,郭敖努力了十年,今年27歲的他卻實實在在是一個暢銷書作家、鬼才小說家、編劇、導演,著作等身形容郭敖絕不為過。郭敖說:“自己努力了這么多年,只是不想把這個笑話繼續下去。孤獨不是用來訴說的,一切都只是孤獨所呈現出來的結果,無論是得到的,還是失去的。”
是孤獨成就了郭敖。
80后第五元素
在一家電視臺的一個訪談中,主持人對于年輕人給出了這樣一個關鍵詞:韓寒的狂妄,郭敬明的抄襲,郭敖的毒,安妮寶貝的寂寞,蔡駿的懸疑等。從這些關鍵詞中可以看到,作者的性格上的差異造就了他們的文字風格。郭敖則是一個另類,在他的文字和生活起到了另類的元素。郭敖其實不算一個幸運者,他有著平凡的家庭背景。父親在一個鄉鎮信用社工作,母親是一個醫生。而讓他文字和怪癖的性格走向極端的是一場大病,在年齡很小的時候,郭敖患上了瞬間失憶的一種精神疾病。
在接受湖南電視臺的訪談的時候,主持人問到他為什么會選擇寫作。他的回答很干脆:“因為我本身有病,我害怕突然有一天什么都忘記了,那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情,我只是想在我還算清醒的時候記錄一些東西。”04年郭敖以一本《淪殤》登上《臺北日報》“大陸十大都市情感作家”排行榜,其中收錄了郭敖《死亡碑》《在火焰上跳舞的女孩》《她比煙花寂寞》《東京1986》等數十篇“毒”素比較強烈的文章,并且深入讀者骨髓。在那些文字里頻頻出現“同性戀”“性”“吸毒”等詞語,書一經出版就受到社會的質疑和指責。而《西毒歐陽鋒》的走紅讓郭敖卷入論戰的行列,成為出版界的寵兒。郭敖以他獨具的文字在《西毒》中間接性地批判對于郭敬明的抄襲的指責。在這一個發表過幾個文字,甚至發表的不到幾千字就稱“作家”的社會群眾里,在郭敖的文字下,“作家”成為了一個戲謔的笑談。
這就是八零后第五元素。
做一個有原則的“小人物”
郭敖執著于小人物的悲歡離合,生活中命運的遭遇,他以“荒誕性”作為最精彩的元素,正是這種“荒誕性”給“暴力”帶來了“美學”的沖擊力。郭敖的作品不是典型的荒誕劇作,“黑色”通篇可見,主要表現在敘事技巧和語言上,有血有肉的小人物,比形式上的英雄更可愛。
在2014——2015年的14個月里,郭敖的《公車大劫案》、《魯Sir,先生》、《魔術尸》三部小說作品陸續完稿。每部作品尚未完稿便立即被上市影業集團簽約,累計6億巨資投入影視的改編計劃,受到劉鎮偉、顧長衛、馮小剛等國際著名導演青睞。在談到未來發展,郭敖說,下一階段他要嘗試體驗導演。明年啟動新書的電影改編《魯Sir,先生》,跨界自己來做導演。在寫作上,崇尚簡單的生活,避開喧囂。
郭敖說,經歷了一些事情,終究歸于執著,運氣和上天的眷顧,只是暫時的,最終還是想回歸家庭,過普普通通簡簡單單的生活。郭敖特意給女兒起名郭一一,也是希望她平平淡淡,健康快樂,普普通通的過一生。郭敖說,無論做任何的事情,走得越遠,越離不開那個叫家的地方。閃光燈再多,寫了這么多故事,但是其實都是在寫家鄉,和最初成長的地方。
生活的道路漫長,我們期待多產多藝而又多重角色于一身的郭敖給我們帶來更多的精彩。